《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2021.06.07),以下为本次真题解析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教育单位真题解析,笔试真题,考试真题答案可以关注教师招聘真题解析网。
单选
1)洋洋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这时候洋洋处于( )阶段。
A. 道德认识
B. 习俗水平
C. 前习俗水平
D. 后习俗水平
【答案】C
【莘知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即让儿童对道德价值上相互冲突的两难情境故事作出判断,并解释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然后确定被试者道德认识发展的水平。
根据被试者的回答,科尔伯格把道德认识划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三个不同的发展水平。
其中,前习俗水平分为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认为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根据题意,C项正确。
2)当人们看到吹风机只能想到是用来吹头发的工具,却很难想到吹风机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还有其他用途,这属于( )。
A. 功能固着
B. 定势
C. 原型启发
D. 酝酿效应
【答案】A
【莘知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
(1)问题情境;(2)定势与功能固着;(3)酝酿效应;(4)知识经验;(5)原型启发;(6)情绪与动机。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功能固着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通常的功能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题干中看到吹风机就只能想到可以用来吹头发,想不到其他的功能属于功能固着。A项正确。
3)经常开展竞争性的学习活动虽然能够提高学习成绩,但学生间相互猜忌、不分享学习资料的现象也很严重。这说明教育( )。
A. 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 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 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D. 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答案】D
【莘知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功能。提高学习成绩是一种正向显性功能,学生间相互猜忌、不分享学习资料属于负向隐性功能。D 项正确。
4)以下最符合“有教无类”主张的是( )。
A. 高中、大学招生考试制度
B. 重点班和普通班分设
C. 农民工孩子不能就近在城市上学
D.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答案】D
【莘知解析】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思想,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跟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最符合。
多选
1)某市教育局对本市范围内的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实地访谈调查。在下列人员中,能够选取典型调查对象有( )。
A. 情绪波动大、毫无工作热情的王老师
B. 优质课比赛结果不佳导致情绪低落的齐老师
C. 自称“教育农民工”“万年臭老九”的林老师
D. 对学生冷若冰霜、视而不见的柳老师
【答案】ACD
【莘知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绪耗竭,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如极度的慢性疲劳、力不从心、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等;
(2)去人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教师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
(3)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题干中,王老师是情绪耗竭的表现,林老师是个人成就感低的表现,柳老师是去人性化的表现。
A、C、D三项正确。
2)根据关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下列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有( )。
A. 小明今年6岁,他认为不能踩小草,小草会疼
B. 小红今年9岁,她认为一瓶矿泉水全部倒进一个稍矮的水杯后,水的多少没有发生变化
C. 小刚上了几天学后,就能够简单画出从家到学校具体的路线图
D. 小壮可以顺利完成钟摆实验
【答案】BC
【莘知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到2岁)、前运算阶段(2到7岁)、具体运算阶段(7到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到16岁)。其中具体运算阶段的特征是:
(1)守恒概念的形成。
(2)必须有具体事物的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3)理解规则和原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思维具有可逆性。
B选项中小红今年9岁,而且思维可逆,说明小红处于具体运算阶段。C选项中小刚上了几天学后能够画出路线图说明小刚能够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但是必须有具体事物的支持——上了几天学,知道上学路线,说明小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B、C两项正确。
3)主张教学要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家和心理家是( )。
A. 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凯洛夫
D. 卢梭
【答案】AD
【莘知解析】杜威和卢梭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赫尔巴特和凯洛夫都主张以教师为中心。
判断
1)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即教人“怎样做人”。(判断题)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莘知解析】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即教人“怎样做人”。
2)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和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所以,教育既受到政治经济等社会现象的影响,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性。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莘知解析】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3)个体动作的发展规律可概括为: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远近律和大小律,体现在每个儿童身上,都是如此,说明人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莘知解析】这是顺序性的体现。
面授课程 网络课程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