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2021.05.24),以下为本次真题解析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教育单位真题解析,笔试真题,考试真题答案可以关注教师招聘真题解析网。
单选
1)一般来说,个体( )越大,在同样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就越大。
A. 注意的稳定性
B. 注意的范围
C. 注意的转移
D. 注意的分配
【答案】B
【莘知解析】注意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因此,个体注意的范围越大,在同样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就越大。
A项,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衡量注意的稳定性除了时间长短还有这段时间内的活动效率。
C项,注意的转移是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D项,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2)“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屏息凝视”等现象反映出注意的( )。
A. 转移
B. 广度
C. 内部状态
D. 外部表现
【答案】D
【莘知解析】注意的外部表现主要有:
(1)适应性动作。人在注意状态下,感觉器官一般是朝向注意对象的。例如:举目凝视、侧耳倾听。
(2)无关运动停止。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无关运动会暂时停止。例如:学生认真听课时,会一动不动地看着老师。
(3)呼吸运动的变化。人在集中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例如:屏息静气。
3)学生正在教室内聚精会神地听讲,突然从教室外闯进一个人,这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把视线转向他,不由自主地引起了对他的注意。这种注意属于( )。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随意后注意
【答案】B
【莘知解析】根据有无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其中,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题干中,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过程中突然教室闯进来一个人,大家不由自主地引起了对他的注意属于无意注意。B项正确。
A项,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C、D两项: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4)遗忘的实质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的简化的过程,该遗忘理论是( )。
A. 衰退说
B. 干扰说
C. 动机说
D. 同化说
【答案】D
【莘知解析】奥苏贝尔的同化说认为,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D项正确。
A项,记忆痕迹衰退,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该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B项,干扰说的代表人物是詹金斯和达伦巴希,该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C项,动机说(压抑说)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该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日常生活中,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就是动机说的体现。
多选
1)以下关于受教育者权利的表中,错误的有( )。
A. 对学校处分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B. 按照规定向学校申请奖学金
C. 参与学校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类教学活动
D. 在毕业期间,要求学校颁发毕业证或学位证
【答案】 AD
【莘知解析】《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教育目的结构包括( )。
A. 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
B. 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知识结构
C. 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
D. 教育所培养人的人格特征
【答案】 AC
【莘知解析】教育目的的结构,是指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1)对教育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等方面的发展,以其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
(2)对教育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
3)按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属于班主任工作职责的有( )。
A. 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B. 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等集体活动
C.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D.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答案】 ABCD
【莘知解析】按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有:
(1)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3)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5)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判断
1)某学生可以进行演绎推理,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这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A
【莘知解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的特征有:
(1)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
(2)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
(3)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2)自律道德阶段的儿童能初步使用相对比较公正的社会规范做道德判断。(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A
【莘知解析】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9~11岁)儿童的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根据行为的动机来判断对错。
3)引导个体进行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归因有利用激发学习动机。努力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归因。(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A
【莘知解析】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教师在给予奖励时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的、不稳定的和可控制的因素。
面授课程 网络课程
热门信息